豆豉作為我國傳統(tǒng)的發(fā)酵豆制品,歷史悠久。它 主要以黃豆或黑豆作為原料,經過浸泡、蒸煮、制曲、拌 料、后發(fā)酵等工序加工制得。豆豉具有較高的食用 價值和藥效作用,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。
1 材料和方法
1.1 材料
本實驗所用實驗原料為四川省三臺縣潼川農產品 開發(fā)有限責任公司經自然制曲,取自處于不同制曲時 間的潼川毛霉型豆豉。所有豉曲樣品均嚴格密閉后置 于-20 ℃冰箱中冷凍待用。
1.2 試劑
L-亮氨酸、L-酪氨酸(均為分析純):國藥集團化學試 劑有限公司;干酪素(生物試劑):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 限責任公司;福林試劑(Folin試劑)、三氯乙酸、碳酸鈉、葡 萄糖、酚酞、硫酸、氫氧化鈉、丙三醇、3,5-二硝基水楊酸 (3,5-dinitrosalicylicacid,DNS)、硫酸鉀、硫酸銅、鹽酸、無 水乙醚、甲醛、硼酸、茚三酮、無水磷酸二氫鉀、無水磷酸氫 二鉀(均為分析純):成都市科隆化學品有限公司。
1.3 儀器與設備
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 司;pH 計 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;CS-220 彩譜粉末色 差 儀 杭 州 彩 譜 科 技 有 限 公 司;UV755B 紫外分光光度計 上 海 佑 科 儀 器 儀 表 公 司;F1650高 速離心機 長沙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。
1.4 方法
1.4.1 水分含量的測定
參照 GB5009.3-2016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 中水分的測定》采用常規(guī)的烘箱干燥法。
1.4.2 顏色的測定
將經粉碎的豆豉樣品置于 標準比色皿中,利 用 CS-220彩譜粉末色差儀測定顏色,并采用 L* 、a* 、b* 顏色系統(tǒng)記錄數(shù)值。在 L* 、a* 、b* 系統(tǒng)中,L* 表示亮 度,顏色要素a* 表示紅度,顏色要素b* 表示黃度。
1.4.3 pH 的測定
稱?。担埃埃埃玺鷺悠?,切碎研磨,加入25mL蒸 餾水,震蕩20min,使用pH 計直接測定。
1.4.4 蛋白酶活力的測定
以酪氨酸濃度為橫坐標,吸光度為縱坐標,繪制酪氨酸標準曲線,回歸方程為:y=0.0107x-0.0124,相 關系 數(shù) R2 =0.9996。參 照 SB/T10317-1999中 的 Folin酚試劑法對樣液進行酸性、中性、堿性蛋白酶活 力的測定。將 在 40 ℃ 下 每 1 min 水 解 酪 蛋 白 產 生 1μg酪氨酸定義為1個蛋白酶活力單位。
1.4.5 還原糖和總糖含量的測定
以葡萄糖的含量為橫坐標,吸光度為縱坐標,繪制 葡萄糖標準曲線,回歸方程為:y=5.0583x-0.0053, 相關系數(shù) R2=0.9991。采用3,5-二 硝 基 水 楊 酸 比 色 法測定豉曲的還原糖和總糖含量。
1.4.6 氨基酸態(tài)氮含量的測定
參照GB5009.235-2016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 氨基酸態(tài)氮的測定》采用甲醛法測定氨基酸態(tài)氮含量。
1.4.7 游離氨基酸總量的測定
以亮氨酸濃度為橫坐標,吸光度為縱坐標,繪制氨 基酸標準曲線,回歸方程為:y=0.0314x-0.0309,相 關系數(shù) R2=0.9992。采 用 茚 三 酮 比 色 法 測 定 游 離 氨 基酸總量。
1.4.8 數(shù)據(jù)處理
本研究所有實驗數(shù)據(jù)重復測定3次,數(shù)據(jù)用Excel進 行處理,結果用平均值±標準偏差表示。方差分析采用 IBMSPSSStatistics22.0單因素方差分析和 Duncan's多 重比較分析,當P<0.05時表示具有顯著性差異。
2 結果與分析
潼川毛霉型豆豉在自然制曲過程中,外部環(huán)境溫 度和濕度變化將影響制曲時間以及豉曲的質量,進而 影響成品豆豉的品質。監(jiān)測外部環(huán)境溫度和濕度變化 情況,見圖1。
從古至今,潼川人民都是在立冬之時開始制曲,由 圖1可知,在15d左右的制 曲 過 程 中,溫 度 和 濕 度 分 別在17 ℃和82% RH 以下,且波動范圍不大。之所 以選擇在這樣的條件下制曲,可能是由于在此溫濕度 環(huán)境中有利于制曲微生物毛霉菌的生長。此情況在李 幼筠等的研究中也有報道。濕度變化呈現(xiàn)一個先上 升后略有降低的趨勢,這是由于制曲過程中,外界溫度 的升高使得豉曲中水分蒸發(fā),這與所測得豉曲中水分 含量變化情況一致。而到制曲后期,豉曲中水分蒸發(fā) 到一定程度,將吸收空氣中的水分,以用于微生物的利 用,所以濕度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。
3 結論
本研究對潼川傳統(tǒng)毛霉型豆豉自然制曲過程中 環(huán)境溫濕度、水分、顏色、pH、蛋白酶活力、還原糖、總 糖、蛋白質、氨 基 酸 態(tài) 氮、游 離 氨 基 酸 等 理 化 指 標 和 主要成分進行了測定。在制曲0~15d的過程 中,豆 豉曲樣中的水分、pH、總糖含量均呈現(xiàn)不同程度 的 下 降趨勢,然而豆豉曲樣的顏色變化、還 原 糖、氨 基 酸 態(tài)氮、游離氨基酸含量隨著制曲過程的 進行呈現(xiàn)上 升的趨 勢。另 外,豆豉曲樣的蛋白 酶活力含量呈先 上升后下降 的 趨 勢,同 時 制 曲 過 程 中 的 優(yōu) 勢 蛋 白 酶 為酸性蛋白酶,其次 是 中 性 蛋 白 酶,最少的是堿性蛋 白酶。通過對潼川傳統(tǒng)毛霉型豆豉自然制曲過程中 理化指標的 動 態(tài) 分 析,對 潼 川 傳 統(tǒng) 毛 霉 型 豆 豉 自 然 制曲過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再 結 合 自 然 制 曲 過 程 中相關的感 官 特 性,為 人 工 控 制 傳 統(tǒng) 豆 豉 制 曲 過 程 奠定了理論 基 礎,同 時 也 為 潼 川 傳 統(tǒng) 毛 霉 型 豆 豉 制 曲生產工藝優(yōu)化提供了理論依據(jù)。
免責聲明:文章僅供學習和交流,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需要我方刪除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