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,毛茛科芍藥屬灌木。油用牡丹主要是指毛 茛科芍藥屬牡丹組中結(jié)實力強,能夠用來生產(chǎn)種子及 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類型,目前主栽品種為‘鳳 丹’牡丹和‘紫斑’牡丹。牡丹籽油富含油酸、亞油酸和 α- 亞麻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,具有抗腫瘤、抗炎、 改善心血管和調(diào)節(jié)免疫等功能。
1 材料與方法
1.1 材料、試劑及儀器
‘鳳丹’牡丹籽粒為 2017 年 8 月采收的 7 年生‘鳳 丹’牡丹籽粒,室內(nèi)陰干備用。 石油醚(60~90 ℃)、95%乙醇、鄰苯二甲酸氫鉀、 氫氧化鉀、酚酞等均為分析純。 電子天平(JA3003N):上海菁海儀器有限公司;旋 風(fēng)磨(FOSSSCINOCT410):杭州嘉維創(chuàng)新科技有限公 司;電熱鼓風(fēng)干燥箱(DHG- 9140):上海一恒科學(xué)儀器 有限公司;實驗室超純水器(MINID):河南森空儀器設(shè) 備有限公司;脂肪測定儀(SOX406):海能儀器有限公 司;全自動色差計(WSC- 80C):北京北光世紀有限公司。
1.2 試驗方法
1.2.1 不同貯藏溫度對籽粒出油率與籽油游離脂肪酸含量和色差的影響
將牡丹籽粒用自封袋 (22.5cm× 12.0cm)分裝,每袋 500g,共 30 袋。取 15 袋置于(4± 0.4)℃條件下 (記為 T1 ) 封口貯藏,另取 15 袋置于 (25±0.4)℃條件下(記為 CK1 )封口貯藏作為對照。于 第 0、30、60、90、120d 從每袋中取 100g 牡丹籽粒剝殼, 籽仁經(jīng)旋風(fēng)磨粉碎,提取牡丹籽油并測定籽粒出油率、 籽油游離脂肪酸含量和色差,重復(fù) 3 次。
1.2.2 不同含水量對籽粒出油率與籽油游離脂肪酸含量和色差的影響
將牡丹籽粒置于鼓風(fēng)干燥箱 105℃ 烘干至恒重 (含水量為 0%,記為 T2 ),用自封袋 (22.5cm×12.0cm)分裝,每袋 500g,共 15 袋;另取未烘 干 的 籽 粒 (含 水 量 為 25%,記 為 CK2 ) 用 自 封 袋 (22.5cm×12.0cm)分裝,每袋 500g,共 15 袋作為對照; 上述 2 個處理均置于(25±0.4)℃條件下封口貯藏。于 第 0、30、60、90、120d 從每袋中取 100g 牡丹籽粒剝殼, 籽仁經(jīng)旋風(fēng)磨粉碎,提取牡丹籽油并測定籽粒出油率、 籽油游離脂肪酸含量和色差,重復(fù) 3 次。
1.2.3 籽粒出油率的測定
稱量 65℃烘干至恒重的籽 粒,經(jīng)旋風(fēng)磨磨粉后,用濾紙包好,置于烘干并冷卻至 室溫的脂肪抽提儀的漏斗中。按 1︰5 的比例加入石油 醚(60~90℃),65℃回流萃取 1.5h,冷卻至室溫后取下 抽提杯,放置通風(fēng)處使溶劑揮發(fā),于干燥箱中,65℃烘 干抽提杯中殘留的溶劑,冷卻至室溫后稱重,按下式計 算出油率:出油率(%)=(m2- m1 )/m×100。式中:m2 為抽 提杯原質(zhì)量和脂肪的質(zhì)量之和 (g),m1 為抽提杯的原 質(zhì)量(g),m 為牡丹籽粒的質(zhì)量(g)。
1.2.4 籽油游離脂肪酸的測定
參考周同惠的方法, 有改動,待回流萃取的牡丹籽油冷卻至室溫后,將約 8.05(±0.03)g 油樣品放入 250mL 錐形瓶中,加入 95% 乙醇 50mL 混合,滴加酚酞指示劑數(shù)滴,用 0.1mol/L KOH 標準液(以鄰苯二甲酸氫鉀進行標定)滴定至酚酞由無色變?yōu)榉奂t色,至少維持 10 s 不褪色為滴定終 點,按下式計算游離脂肪酸含量。 游離脂肪酸含量 =(V×M×A)/10W 式中:V 為氫氧化鉀的滴量 (mL),M為標定的氫 氧化鉀濃度 (mol/L),A 為油酸的相對分子質(zhì)量(282 g/mol),W 為籽油質(zhì)量(g)。
1.2.5 色差的測定
采用全自動色差計在室溫條件下以 純水為參照物,選擇透射測量模式進行測量,重復(fù) 3 次。采用亨特表色系統(tǒng),L 是明暗變化量,a 和 b 表示色 品坐標,△E 表示總色差值。L 大表示偏亮,L 小表示偏 暗;a 大表示偏紅,a 小表示偏綠;b 大表示偏黃,b 小表示 偏藍。(△L=L- Lt,△a=a- at ,△b=b- bt ,[L、a、b 是測得 的試樣色值,Lt、at、bt 是目標(純水)色值];總色差△E= ([ △L)2 +(△a)2 +(△b)2 ] 1/2)。
1.3 數(shù)據(jù)處理方法
用 Microsoft Excel 2010 對數(shù)據(jù)進行整理并作圖, 用 SPSS 13.0 進行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分析。
2 結(jié)果與分析
在 不同貯藏溫度下,‘鳳丹’牡丹籽粒出油率均隨著貯藏 時間延長呈下降趨勢。CK1 對照組在 60d 之前下降趨 勢明顯,60 d 之后下降趨勢平緩,第 120d 時,出油率降 為 17.11%,比第 0d 時的 29.91%下降了 42.80%。這與 花生籽粒貯藏特性一致。T1 處理組的出油率雖然也 呈下降趨勢,但是較 25 ℃貯藏條件下的更為平緩,第 90 d 時,出油率保持在 23.55%,第 120d 時下降到 20.46%,顯著(p<0.05)高于 CK1 對照組的出油率。不同溫度下‘鳳丹’牡丹籽油的游離脂肪酸含量 均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增加,貯藏溫度越高,游離脂 肪酸含量的增加越快。CK1 對照組 30d 以前增加緩慢, 30~90d 增加迅速,第 90d 時,達到 0.8882mg KOH/g,90 d 后緩慢增加,120d 時的游離脂肪酸含量為 0.9235mg KOH/g,較開始時的 0.3193mg KOH/g 增加了 1.89 倍。 T1 處理組的游離脂肪酸含量增加緩慢,120d 后 為 0.4842mgKOH/g,顯著 (p<0.05) 低于 CK1 的 0.9235 mgKOH/g。在不 同含水量條件下,T2 處理組與 CK2 對照組的籽粒出油 率均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呈下降趨勢。T2 處理組的出 油率在 30d 之前下降趨勢明顯,30d 之后趨于平緩,而 CK2 對照組的出油率在 60d 之前下降趨勢明顯,60d 之 后趨于平緩,60~120d 時,T2 處理組的出油率均高于對 照組。第 120d 時,T2 處理組與 CK2 對照組的出油率均 較 低 ,CK2 對 照 組 的 出 油 率 為 17.11%, 實 驗 組 為 20.20%,差異顯著(p<0.05)。
3 結(jié)論與討論
貯藏溫度為 4℃和含水量 0%條件下貯藏的籽粒 出油率在 120d 時分別高于常溫貯藏與未烘干的籽粒 出油率 3%左右,這對于昂貴的牡丹籽油來說是非常 重要的。 貯藏溫度為 4℃和含水量 0%條件下貯藏的牡丹 籽油游離脂肪酸含量均遠低于常溫貯藏的籽油與含水 量 25%的籽油,國家規(guī)定一級牡丹籽油的酸值上限為 2mgKOH/g,本實驗所得結(jié)果均符合國家標準。4℃貯 藏與含水量 0%兩種處理在 120d 時的游離脂肪酸含量 相比,低溫更有利于保持該指標處于較低水平。